撰文/寒冰 9月16日,2025/26赛季亚洲冠军联赛正式打响。同一周末,中超四强展开激烈对决,紧张的联赛争冠局势直接影响了各队的参赛态度和战术部署。亚冠精英联赛中,中超球队三战皆墨,亚冠二级联赛中,国安主场艰难取得1分,这样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五大联赛也在预料范围之内。
几乎同一时间,9月17日亚洲足球联合会确认,中国足协在下个赛季(2026/27赛季)的亚冠参赛资格再次被削减,变为1+1+1的配置。
若按照这一趋势发展,已经被泰国超级联赛超越的中超,未来很可能被马来西亚超级联赛、越南职业联赛超越,英超直播最终完全失去亚冠精英联赛参赛资格只是时间问题!
中超应该如何对待亚冠赛事?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在探讨这些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亚冠对于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1、虽然亚冠的参赛主体是俱乐部,欧冠赛程但代表的是各自国家的足球水平,属于典型的"洲际顶级赛事",绝非可有可无的商业性比赛。它具备商业价值,但更重要的是亚洲各国职业足球发展水平的法甲联赛最高层次较量。
2、国家队与俱乐部的重要赛事成绩,始终是衡量一国足球实力的两大"核心标准"。即便目前西亚地区对亚冠的外籍球员政策大幅放宽,以国家俱乐部为单位的洲际俱乐部大赛,仍然是西甲直播评判一国足球水准的重要依据。
3、代表亚洲最高水准的俱乐部赛事,既需要各国顶尖球队参与,又是各国顶级球员交流切磋和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从国内联赛的"内部循环",到洲际比赛的英超联赛"外部循环",强者争夺荣誉,弱者吸取经验,各取所需,才能对参赛俱乐部乃至整个联赛产生积极的推动和提高,这就是俱乐部层面"洲际大赛"的初衷,这对当前的中超特别具有价值。
4、中超联赛在无缘世界杯的情况下,亚冠赛事成为中国国脚级别球员能够参加的最高水平比赛,而且赛程密集,本身就是顶级球员提升实力的最佳"实战训练场"。与金元时期的重金归化相比,真刀真枪地在亚冠赛场接受考验,哪怕只有少数球员从中获益,亚冠赛程才是真正的"为国家培养人才"。
理解了亚冠的上述内涵,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足球已经到了必须明确亚冠战略定位的关键时刻。
当然,一个客观现实是,后金元时代的中超四强,即便全力以赴也难以战胜实力强劲的日韩球队。同时受限于外援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与其他联赛球队竞争亚冠出线资格难度更大。但轻易放弃宝贵的亚冠锻炼机会,仍然不可取,更何况亚冠改制后,各阶段的奖金相当可观,足以让当前的中超各队重视。
因此,"以国内联赛为基础,亚冠为最高实战检验平台"的定位,是合理且符合实际的。
那么在统一战略定位后,中超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中超球队在亚冠进入16强都面临很大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放弃亚冠的理由。中超管理服务机构更应该主动为参赛球队提供全方位的亚冠支持,力争取得更好成绩,这既是相关机构存在的价值体现,同时,打好亚冠也能维护中超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这样管理机构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
目前中足联的措施仅限于让亚冠球队的中超赛程提前一天,多出一天备战时间。更不用说出现了亚冠首个比赛日当周,中超四强直接两两对决的残酷赛程安排。
与争夺亚冠名额的直接竞争对手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越南联赛相比,中超还需要做得更多。除了继续给予亚冠球队更多备战时间的赛程优势,还应该优化赛程安排,减轻亚冠比赛周前后球队的联赛压力,有助于球队更专注于亚冠赛事。这方面可以参考泰国和马来西亚足协的做法。
武里南联在对阵出线竞争对手墨尔本城和上海海港前的赛程都经过了优化,柔佛DT本赛季联赛和杯赛赛程已调整3次,球队备战亚冠时间最少5天,最多可达10天。在引援、归化等方面,两国足协也在提供便利。马来西亚新赛季外援名额增至15人,单场最多7名首发,2名替补。柔佛DT有多达5名归化球员今年入籍,泰国的武里南联则有7名外援是夏季转会窗为亚冠专门引进。
还应该制定其他激励政策,包括像J联赛一样给予亚冠球队额外补助或奖金,J联赛为参加亚冠球队提供1亿日元(约合500万元人民币)的补贴,日本足协制定的2050年发展规划中,J联赛在亚冠取得优异成绩,确保J联赛亚洲领先地位是重要的战略目标。这方面,不仅财力雄厚的沙特联赛雄心勃勃,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也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努力提升本国联赛的亚冠地位。
亚洲足球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更不用说主动放弃。保持中超目前"亚洲二流"联赛的地位,以及中超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是中超球队和相关管理服务机构的天然职责。中超亚冠名额前景日益严峻,相关管理服务机构更应该积极作为,推动中超俱乐部全力以赴,捍卫俱乐部、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荣誉。